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是“以更好的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核心理念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实习实训环节,培养其行业企业所必须的职业素养。这就要求实习实训基地必须有效运行,强化训练各方面的素质,才能使学生满足社会要求。目前我校现代制造实训基地整体运行状况良好,但也存在如下问题:1.实践训练体系未形成,人才培养适用性不强;2.实训基地和区域行业企业对接不紧密,企业参与程度低。
针对上述实训基地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探讨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构建学训一体教学模式,增加实训的有效性
将“以学习者为中心”作为宗旨,将实训与最新的行业技术、企业真实项目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资源的配送、个性化的反馈跟踪和互动指导,为学生创设一个完全适合其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激发学生个人的学习潜能。
根据企业就业岗位的需求,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成果导向+行动学习”教学改革为突破,以人才的能力发展为基础,以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基本单元,按照培养企业员工的标准及流程开发制定一整套具有行业特色的人才成长体系,由相互作用的四个域构成,包含实训项目体系、职业素质体系、能力训练体系、就业质量保障体系。采用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将“企业的内容”以“实训的形式”来“完成对人才的培养”。
二、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实训基地运行的有效性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建设“人财物融通、产学研一体、师徒生互动”的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现代制造实习实训基地,形成“校企共建共管、责任风险共担、资源利益共享”的校企利益相关体和命运共同体,面向现代制造行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增强企业的参与度,促进实训项目紧密地契合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企业发展对 高素质现代制造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全面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三、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促进实训基地运行的有效性
建立健全现代制造实习实训基地的组织管理机构,合理配备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分工。设立管理委员会,在执行决策与监控管理过程中,对目标、方针政策和委员选拔等决策实行委员会集体审议,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和科学性。搭建平台,整合项目资源,通过成功项目案例的收集、整理,制定出有效可行的标准实施范围,为基地项目教学实施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根据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学需求,统一安排实训计划,在实训计划实施过程中,强化计划的执行力度,定期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