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教研室(职)、市属各中等职业学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精神, 推动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市教科院职成教室决定举办2018年“索瑞威杯”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请各区、校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参赛组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项目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参赛专业和课程(包括公共文化基础课)结合教师实际自选。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参赛专业和课程(包括公共文化基础课)结合教师实际自选。
本项目由武汉索瑞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注:中职组专业分类应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2010年修订)》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注:此项比赛在6月22日前提交报名表即可,具体比赛形式另行通知。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2018年6月30日(星期六)上午8:30-16:30
比赛地点:武汉市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
三、奖项设置
大赛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35%。大赛成绩优秀者将代表武汉市参加湖北省赛相应赛项的比赛。
四、技术支持
支持单位:武汉索瑞威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971089443
QQ:445901825@qq.com
电子邮箱:liyi@soaraway.cn
技术支持内容:支持与全国大赛对接;修改和编辑组织课程资源的方法;技术问题的解答。
五、报名时间和方式
参赛报名表(电子版)请于6月22日(星期五)前发给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曾璐老师389559690@qq.com,联系电话:18995614520,报名表纸质稿经学校盖章后,可在比赛当天开幕式现场交给曾璐老师。
联系人: 曾璐 18995614520 QQ:389559690
2018年“索瑞威杯”武汉市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附后
武汉市教科院职成教室
2018年6月11日
附1:2018年“索瑞威杯”武汉市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
2018年“索瑞威杯”武汉市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室。
2.承办单位:武汉市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
武汉索瑞威科技有限公司
三、比赛时间和地点
2018年6月30日(周六),上午8:30——下午5:30,武汉市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
四、参赛对象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在岗在职教师。
五、赛项设置
赛项分设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和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两个赛项。各赛项参赛专业和课程(包括公共文化基础课)结合教师实际自选。中职组专业分类应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2010年修订)》。
六、赛项说明、参赛办法及评分标准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1)赛项说明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合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解决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
1. 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准确理解与运用,选择有时代新意、实用价值的教学内容,遵循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效果突出。
2. 教学设计可针对一个教学任务、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实施。
3.本赛项可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主讲教师为第一完成人,每位教师限报1项比赛。
(2)参赛办法
本赛项采取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教学设计。现场比赛按抽签顺序进行,讲解教学设计及实际教学效果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3)评分标准
评比指标 |
分值 |
评比要素 |
总体 设计 |
35 |
1.教学目标明确、选题有价值、内容安排合理,符合新时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 2.教学策略得当,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 3.合理选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系统优化教学过程; 4.教案完整、规范,内容科学。 |
教学 过程 |
25 |
1.教学组织与方法得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做中学、做中教”; 2.教学互动流畅、合理,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信息技术与数字资源运用充分、有效,教学内容呈现恰当,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4.教学考核与评价科学有效。 |
教学 效果 |
15 |
1.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或完成教学任务的作用突出,效果明显; 2.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
特色 创新 |
15 |
1.理念先进,立意新颖,构思独特,技术领先; 2.广泛适用于实际教学,有较大推广价值。 |
问答环节 |
10 |
1. 答辩准备无语 2. 层次清楚,有理有据 |
评委提问环节提问范围: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学科理论(包括学科基本素养、学科教育基本理论、学科课程与教学、学科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
(二)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1)赛项说明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依据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
1.参赛作品应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创设学习的情境,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时调整、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2. 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教学(训练)内容,实际教学时长严格控制在35-45分钟。
3.参赛教师可选用技术公司提供的相应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技术支持由武汉索瑞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4. 本赛项可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中职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主讲教师为第一完成人,每位教师限报1项比赛。
(2)参赛办法
本赛项采取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主讲教师根据设计的教案实施模拟课堂教学15分钟,不提供配合现场教学环节的学生。评委根据课堂教学现场实施情况和相关材料进行提问,参赛教师回答问题并阐述个人观点,答辩时间5分钟,换场3分钟。现场比赛内容应与提交的教学设计内容一致。
(3)评分标准
评比指标 |
|
|
分值 |
评比要素 |
教学 设计 |
20 |
1.教学目标明确、选题有价值、内容安排合理,符合新时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 2.教学策略得当,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 3.合理选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系统优化教学过程; 4.教案完整、规范,内容科学。 |
教学 实施 |
40 |
1.按照提交的教案组织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与活动安排必要、合理,衔接自然; 2.教学组织与方法得当,教学活动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做中学、做中教”; 3.信息技术与数字资源运用充分、有效,教学内容呈现恰当,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4.教学互动流畅、合理,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教师教学态度认真严谨、仪表端庄、语言规范、表达流畅、亲和力强。 |
教学 效果 |
15 |
1.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或完成教学任务的作用突出,效果明显; 2.课堂教学真实有效、气氛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
特色 创新 |
15 |
1.理念先进,立意新颖,构思独特,技术领先; 2.课堂教学效率高,成效好,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示范性。 |
问答环节 |
10 |
1.答辩准备无语 2.层次清楚,有理有据 |
七、组队与报名
(一)组队方式
组队原则上以各中职学校为单位进行,各中职学校可直接组队,是否组织选拨由各学校自行决定。各代表队须派出1名领队负责赛事的协调工作。
赛项接受团体报名的,团体成员不超过3人。各代表队各赛项各专业类组限报1项,每位教师限报1个赛项。
(二)报名程序
1.报名时间。报名时间为即日起至2018年6月22日(周五),报名逾期者将不予受理。
2.报名材料。报名材料包括武汉市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选手报名表(见附件1)、代表队花名册(见附件2),纸质报名材料须加盖学校公章连同电子版一起报市大赛工作联系人。
3.参赛作品材料。各赛项参赛作品材料(见附件3)请于2018年6月26日前连同电子版一起报大赛工作联系人。报送参赛作品材料不全或逾期者将不能参赛。
4.资格审查。各组队单位负责参赛选手的资格审查。报名截止后,原则上不得更换参赛教师。
八、奖项设置
大赛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35%。大赛成绩优秀者将代表武汉市参加湖北省相应赛项的比赛。
九、其他事项
1.大赛不收取参赛费用和报名费用。
2.已在往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奖的作品不得参赛,2016年以来的一等奖作品第一完成人不得作为主讲人参赛。
3.各专业类组参赛内容的选取应符合教育部新修订的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要求。
4.各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经教学实践检验,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若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由参赛者承担责任。
5.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个人情况介绍。
6.经作者同意,大赛组织方将有权在非商业用途对大赛成果进行共享。
7.若某一赛项报名队数过少,组委会视情况考虑是否取消该赛项目的比赛。
8.信息化教学大赛联系人:冯辉,027-85366796,13667226835, 邮箱2915596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