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我们

教学诊断改进工作
  • 地址:

    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建设新村590号

  • 招生电话:

    027-82943603

    027-82944279

  • 邮编:

    430012

教学诊断改进工作
湖北省《省中职校教学诊改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6-05-12 16:06:05 浏览次数:4298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

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教育局,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推动各地、各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我厅研究制定了《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1.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2.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

3.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我诊断报告(参考格式)

 

                                  湖北省教育厅

                                 2016430
 

 

 

 

附件1

 

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

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

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7号)和《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     目的与意义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

型升级和新一轮科技变革,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是引导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中等职业学校落实办学主体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履行管理职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制度安排,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     目标任务

()建立工作机制。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

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建立基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我诊断、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保证学校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力争通过5年努力,建立和完善常态化周期性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

()明确责任主体。中等职业学校是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责任主体,各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建立和完善周期性的自我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学校诊断与改进工作要注意吸纳行业、企业和第三方专家参与。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是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具体负责所属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复核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省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统筹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抽样复核工作

(三)分类指导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原则上在省示范以上中职学校实施,其他中职学校是否参与诊改工作由市州确定。通过一周期诊改工作的实践,逐步积累经验,为其他中职学校的诊改工作提供示范。各市州和各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学校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要,明确每次自我诊改和复核工作的重点,力争通过诊改,实实在在的解决一些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组织与实施

()学校自主诊改。学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附件2)进行自我诊改。自我诊改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并将自我诊改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质量报告。其中“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在校生数” “师生比” “专任教师中的专业教师占比” “校舍建筑面积” “生均仪器设备价值”等5项指标要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的要求。

(二)市州复核。市州教育局负责所属中职学校教学诊改的复核工作。市州要成立中职学校诊改专家委员会,选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的职业教育专家参与并建立专家库,根据学校办学特点选派合适专家到现场诊断。市州复核每3年一个周期。复核学校需提交自我诊改报告(见附件3)、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年度质量报告(可选)等材料。市州复核工作结束后,应对学校出具诊改报告并报省教育厅。市州复核工作从2017年开始。

()省抽样复核。省教育厅负责全省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的抽样复核。在学校自我诊改和市州复核的基础上,省教育厅以5年一个周期进行抽样复核,抽样复核的学校数不少于各市州确定复核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二省抽样复核的学校于上一年度公布,被确定为省抽样复核的学校需提供学校自我诊改和市州复核诊改的相关材料省抽样复核工作结束后出具诊改报告。

()学校整改。中职学校要对学校自我诊断、市州复核和省抽样复核所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整改期为一年。整改结束后,学校撰写整改工作报告,其中,市州复核和省抽样复核的整改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核后分别报市州教育局和省教育厅。

四、诊改结论与运用

诊改结论分为“有效”“异常”“待改进”三种。

    有效——本方案16个诊断要素中,自我诊断结果与复核结果相符的≥12个;改进措施针对性,改进工作切实有效。

异常——本方案16个诊断要素中,自我诊断结果与复核结果相符的<10个;改进措施针对性不强,改进成效不明显。

待改进——以上两种情况以外的其他情况。

“待改进”和“异常”的学校整改期为一年,整改期满后须重新提出复核申请,再次复核结论为“有效”的,同一周期内可不再接受复核。

对复核结论为“异常”和连续2次“待改进”的学校以及应参加而无故不参加复核的学校,市州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招生计划、备案新专业、项目申报和经费拔款等方面采取限制措施,督促其改进。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把它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建立自我诊改和市州复核工作制度。中职学校要成立诊改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业务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市州教育局也要相应的成立领导小组。

(二)提供条件保障。省和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诊改工作。各中职学校也要为自我诊改提供必要的人员、办公设备和资金保障,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严肃工作纪律。诊改工作不能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各中职学校和复核专家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复核专家被确定为专家组成员后,不得接受邀请参加复核学校的诊改辅导、讲座等活动。如有违反,严肃处理。

各市州的诊改工作实施方案及参加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学校名单请于2016101日前报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的技工学校可参照执行。

联系人:省教育厅职成处 镇伟;

联系电话:027-87328019;邮箱:hb87328019@126.com

 

附件2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

诊断

项目

诊断

要素

诊断点提示

诊断

结果

原因

分析

规划目标

现状

主要诊断点

1.

办学

理念

1.1

办学

定位

 

1.学校类型和层次定位

2.专业设置数量与结构

3.在校生规模

4.社会服务面向、类型、规模

1.在校生规模

2.开设、新增、撤消、停招专业数量

3.专业招生计划:面向、类型、层次、数量等

4.社会服务类型、规模

1.在校生总数

2.升学、就业学生占比

3.招生专业数量、结构

4.各专业学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5.毕业生去向分布及趋势

6.各类社会服务数量统计及趋势

 

 

1.2

人才培

养目标

1.知识、能力、素质标准

2.毕业生双证书平均获取率

3.毕业率

4.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5.毕业生平均就业对口率

1.当年毕业率

2.当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3.当年毕业生就业率

4.毕业生对口率

1.辍学学生比例及趋势

2.应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3.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及趋势

4.应届毕业生对口率及趋势

5.上届毕业生满意度及趋势

 

 

1.3

素质

教育

1.学校德育目标、内容、途径

2.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3.体质达标率

4.学生违纪率控制目标

5.创新创业教学建设

6.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1.当年德育课程建设计划

2.当年班主任队伍建设计划

3.在校生体质达标率

4.当年学生违纪率控制目标

5.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计划

6.当年标志性成果建设计划

1.德育工作机构、队伍建设情况

2.德育课程开设情况及其建设成果

3.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成效

4.应届毕业生体质实际达标率

5.当年学生实际违纪率

6.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成果

7.已建成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

8.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情况及成果

 

 

 

 

 

 

 

 

2.

教学

工作

状态

2.1

专业建

设状态

1.专业设置数量、结构、特色

2.专业建设标准

3.专业教学标准

4.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5.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

1.专业设置、调整计划

2.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计划

3.各专业建设目标

4.专业建设、改革、竞赛、服务项目计划

1.招生专业数量、结构(新设、停招、撤销)

2.各专业在校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3.各专业录取数

4.就业率低于省内同类专业平均值专业占比

5.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

 

 

2.2

课程建

设状态

1.课程体系建设规划

2.课程标准建设目标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4.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5.规划教材使用比例

6.校本教材开发规划

1.当年课程建设项目

2.当年课程标准制定计划

3.当年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4.当年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5.当年规划教材使用比例

6.当年校本教材开发计划

1.完成课程建设项目数

2.已制定课程标准数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数

4.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数

5.课程建设标志性成果

6.规划教材使用比

7.校本教材开发数量

 

 

 

2.3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状态

1.校领导听课、听说课人均次数

2.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人均次数

3.同行评教覆盖面

4.学生评教覆盖面

5.社会评教覆盖面

6.实践项目开出率

7.以教学工作研究为主题的校党政联席会议次数

8.教学事故控制目标

1.当年校领导听课、听说课计划

2.当年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计划

3.当年同行评教覆盖面目标

4.当年学生评教覆盖面目标

5.当年社会评教覆盖面目标

6.当年实践项目开出率目标

7.当年以教学工作研究为主题的校党政联席会议安排

8.教学事故控制目标

1.校领导听课、听说课人均次数

2.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人均次数

3.同行评教覆盖面

4.学生评教覆盖面

5.社会评教覆盖面

6.实践项目开出率

7.校党政联席会议解决的教学问题数量

8.教学事故数量

9.学生迟到、缺课率(迟到学生人次/100·周;缺课学生人次/100·周)及走向

 

 

3

师资

队伍

建设

状态

3.1

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3.师资队伍能力与水平

4.师资队伍培养提高

1.当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2.当年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3.当年师资队伍教科研计划

4.当年师资队伍培养提高计划

1.师资队伍数量

2.师资队伍结构

3.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

4.教师培训类型与数量

5.教师在专业中配置数量

6.教师教研、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成果

7.外籍教师数量

8.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9.专任教师双师型比例

10. 实践教学专职指导教师数量

 

 

3.2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3.师资队伍能力与水平

4.师资队伍培养提高

 

1.当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2.当年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3.当年师资队伍教科研计划

4.当年师资队伍培养提高计划

1.师资队伍数量

2.师资队伍结构

3.专业带头人数量

4.教师培训数量

5.教师在专业中配置数量

6.教师承担校内实践教学学时

 

 

4.

资源

建设

状态

4.1

教学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状态

1.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

3.日常教学经费投入规划

1.当年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2.当年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计划

3.当年日常教学经费投入计划

4.当年师资队伍建设经费

5.当年教科研经费、教学改革经费预算

1.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

4.日常教学经费投入比例

5.教科研经费、教学改革经费预算执行

 

 

4.2

教学资源建设状态

1.图书资源建设规划

2.共享信息资源系统建设规划

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

1.当年图书资源建设计划

2.当年共享信息资源系统建设计划

3.当年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

1.纸质图书总量

2.当年新增纸质图书数量

3.当年电子图书总量

4.专业教学资源库等级、类型、数量

5.校本数据采集、管理与使用

 

 

5.

制度

建设

与运

行状

5.1

校企合作状态

1.校企合作规划

2.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规划

1.当年校企合作数量与深度

2.当年校企合作制度建设计划

3.当年校企合作内容

1.专业覆盖面

2.当年合作企业数量

3.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比例

4.录用应届毕业生比例及趋势

5.企业捐赠数量

6.企业输送兼职教师数量

7.企业接受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8.校企合作研发成果

 

 

5.2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

1.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规划

2.学校章程

3.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等制度建设规划

4.教学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规划

1.当年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计划

2.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等制度建设计划

3.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计划

1.学校章程

2.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3.学校规章制度

4.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5.校园卫生与安全情况

6.学校依法办学情况

7.教学及学生管理人员数量与结构

 

 

5.3

质量监控状态

1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

2.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规划

3.教学督导建设规划

1.当年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计划

2.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年度计划

3.年度督导工作计划

1.质量保证制度及组织体系

2.年度自我诊改报告

3.年度质量报告

4.年度督导工作总结

5.学校数据上传时间与质量

6.评教覆盖面

 

 

6.

需求

方反

6.1

学生

反馈

1.在校生满意度调查结果

2.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

 

 

6.2

用人方反馈

1.上届毕业生对口率及趋势

2.上届毕业生转岗率及趋势

3.上届毕业生升迁率及趋势

4.新生报考原因分析

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6.3

其他

1.地市级以上评审项目结果

2.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职业能力鉴定结果

3.地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项目评审结果

4.地市级以上师生竞赛获奖情况

5.地市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表彰情况

 

 

综合

诊断

结论

 

改进

工作

建议

 

 

 

 

附件3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我诊改报告

(参考格式)

学校名称:                                                      

 

一、自我诊改工作概述(500字以内)

 

二、自我诊断与改进报告表

诊断项目

诊断要素

自我诊断

 

改进措施

改进效果

1.办学理念

1.1办学定位

 

 

 

1.2人才培养目标

 

 

 

1.3素质教育

 

 

 

2.教学工作

状态

2.1专业建设状态

 

 

 

2.2课程建设状态

 

 

 

2.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状态

 

 

 

3.师资队伍

建设状态

3.1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3.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4.资源建设

状态

4.1教学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状态

 

 

 

4.2教学资源建设状态

 

 

 

5.制度建设

与运行状态

5.1校企合作状态

 

 

 

5.2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

 

 

 

5.3质量监控状态

 

 

 

6.需求方反馈

6.1学生反馈

 

 

 

6.2用人方反馈

 

 

 

6.3其他

 

 

 

综合诊断结论

 

改进工作建议

 

校长(签字):                                     

注: 1.报告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2.每一诊断要素的自我诊断意见需阐明目标达成程度,包括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不超过500字),重在突出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3.每一诊断要素的改进措施需突出针对性、注重可行性(不超过200字)。

4.每一诊断要素的改进效果指实施改进措施之后已经显现的实际效果,不是预测或估计成效。如措施尚未实施时请加说明(不超过200)

5.自我诊断务必写实,无需等级性结论。